绵阳城市学院
关于开展 2025 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系列
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指导,秉持“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的宗旨,推动我国向高水平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迈进,引导青年学子返乡参与实践,助力家乡发展,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 等多个领域发挥先锋作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将青春奉献 给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根据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增强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 2025 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 年 1 月—3 月
三、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四、实践内容
(一)大学生“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等一线岗位,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习、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等多元化、实质性的活动,使大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了解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锻炼自身组织协调、沟通表达、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传承,增强了他们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责任感,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与方式:
进入“创青春 ”微信公众号,点击“社会实践 ”→ 点击“报 备入口 ”→使用“到梦空间 ”的账号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点击“返家乡项目 ”→选择合适项目报名→报名成功→地方审核通 过→ 即可上岗。
(二)“逐梦扬帆计划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逐梦扬帆计划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专为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设计的综合性社会实践项目,该项目通过安排大学生进入政府机关、知名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基层社区及乡村等多个领域进行岗位实习,使大学生能够在实践 中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流程和职业发展路径,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同时,该计划也致力于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促进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为地方党政和用人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 学生就业创业。
参与方式:
进入“天府新青年 ”微信公众号,点击青年云→ 点击“逐梦扬帆计划 ”→ 点击“我的”,进行登录→登录后,进行“个人简历”填写→ 简历填写成功后,点击“ 岗位 ”,选择合适的岗位→ 投递简历(每人最多可投递 5 个实习岗位) →地方审核通过→ 即 可上岗。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学院团委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狠抓落实。
(二)完善机制,加强保障
要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根据需求设立项目,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开展活动,确保各项服务扎实有效。所有参加寒假社会实践的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学校寒假社会实践有关规定和要求,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三)就近组织,注重安全
参与实践活动时原则上返乡进行,一般不开展跨省的活动。活动期间务必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加强安全保障,确保参与过程中自身的安全。开展活动必须乘坐符合安全要求,有安全保障的车辆,严防交通事故。参与实践活动的人员,要落实实践活动 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并向校团委及时报告活动情况。
(四)严格纪律,明确要求
各学院团委要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学生必须服从各学院团委和有关老师的安排,按照要求在厉行节约的原则下高质量地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任何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都必须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学校及大学生形象。
(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各学院团委和各参与实践活动人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宣传方式,切实做好实践活动的宣传和总结工作,交流工作经验。请各参与人员及时将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报校团委。
六、参与评优的基本条件
为树立榜样、激励我校广大学子积极参与 2025 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将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优工作。参与评 优的同学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报名成功:参与者需在“返家乡 ”后台完成报名流程,并确保报名信息真实无误,报名状态显示为成功。
2.实践证明:参与者在活动期间需在实践单位进行实践并取得实践单位出具的盖章证明,证明内容需包含实践起止时间、实践岗位、实践表现等关键信息。
3.周记记录:实践期间,参与者需每周撰写一篇周记,记录 本周的实践内容、心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周记应真实反映个人成长和实践进展,有助于后期总结报告的撰写。
4.总结报告:活动结束后,参与者需结合自身实践经历,撰写并提交一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报告需内容翔实、结构清晰,能够全面反映实践过程、收获与反思。
七、联系方式
各二级学院团委和各参与实践人员如有任何疑问,可与校团委联系。
游仙校区
联系人:赖怡昕 联系电话:17781406895
办公地址:博毅一站式学生社区一楼校团委办公室
安州校区
联系人:黄红蓉 联系电话:15082064392
办公地址:一期学生活动中心(博慧一 102)
共青团绵阳城市学院委员会
2024 年 12 月 23 日